臺北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分析上週重要的國際新聞,包括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擬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對停火表示有條件的支持,等待與黎巴嫩政府的討論。與此同時,美國檢方指控印度富豪阿達尼賄賂,可能影響印度政治。此外,川普政府的人事任命,顯示華爾街對美國經濟政策的影響。
首先馬上要看的是在歷經數週的衝突後,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停火協議似乎已近在咫尺。在美、法及歐洲等國的斡旋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於11月24日周日晚間原則上同意停火,但仍需與黎巴嫩政府進行更進一步的談判。Tape
第二個也是很值得關注的,印度億萬富豪阿達尼因涉嫌行賄印度政府官員超過2.65億美元,以取得太陽能合約,並向美國投資人提供虛假資訊,遭到美國檢方起訴。此事件不僅震驚印度政商界,更可能對印度與美國的經貿關係產生深遠影響。阿達尼集團與印度總理莫迪關係密切,此次事件也牽涉到印度的政治生態。Tape
最後要看到的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22日宣布提名政策立場偏向「成長派」的避險基金經理人貝森特擔任財政部長。由於貝森特曾多次強調川普的關稅政見主要是做為與各國談判的籌碼,因此這項任命顯示2025年元月川普上任後,可能不會立即宣布全面提高關稅,使華爾街金融界鬆一口氣。T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