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3-11-25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1125新聞特寫--唯一國家級文學獎項「臺灣文學獎創作獎」 鼓勵母語書寫與傳承
深耕臺灣文學土壤、引領書寫風潮的臺灣文學獎創作獎,包括四大獎項─劇本創作獎、台語、客語及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今年共有154件作品參賽,最後由10位優秀的創作者拔得頭籌。贈獎典禮邀請客家音樂人謝宇威以客家傳統歌謠〈天公落水〉旋律,唱唸創作獎得主與得獎作品。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存在,讓各界關注到「用母語創作」這件事情,也透過作品保留每個國家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無論是新秀或是資深的文學人,都是臺灣文學重要的根基。 

本屆劇本創作獎由黃婉婷的〈安特衛普〉拔得頭籌。黃婉婷自嘲,原本參獎是為了逃避畢業製作,但創作的過程反而變得更加了解自己,她也分享劇本靈感來源自生活的觀察。

台語新詩首獎由林秀蓉的〈紅頭嶼的記事簿〉奪得,全詩用典雅的台語詞彙,敘述蘭嶼的原住民族獨特的海洋文化。林秀蓉說,寫詩是為了表達對鄉土的熱愛。

台語散文首獎由林肯輝的〈富嘉美〉獲獎,他形容母親、父親分別是家業「富嘉美燙髮廳」的「看板」與「柱仔」,也特別邀請雙親上臺共享榮耀。

台語小說首獎為魏崇益的〈跋〉。而客語新詩首獎由邱湘雲〈灰鶴倒影〉獲得,作家分享,從北方千里迢迢來到臺灣、在池塘覓食的灰鶴,正如客家先民在台安身立命,無論晴雨對田園的守護。散文首獎由何志明〈遽遽〉奪魁,他以這篇與生命故事緊密扣連的文章紀念父親,也透過自己的創作鼓勵課堂上的學生開口說客語。客家小說首獎由吳餘鎬的〈孝子〉掄元,他說母親今年已經103歲,此作是探討老人照顧老老人的艱辛。
 
原住民華語文學新詩首獎由林丞的〈誰在字典裡翻到Pazangal〉獲得,林丞說,「無論你是生活在部落或都市裡的原住民,不管有沒有族服、族名,只要有心,不限方法都可以繼續為我們的文化努力下去。」 原住民華語文學小說首獎由潘鎮宇〈太陽的眼淚〉摘冠,他特別感謝家人支持他有更多時間與空間創作。

原住民華語文學散文首獎由麗度兒.瓦歷斯的〈一直看得見〉獲得,麗度兒.瓦歷斯是作家瓦歷斯.諾幹的女兒,這篇散文則是描寫她的yaki,也就是祖母,從小到大常跟她說的故事。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今年是臺灣文學獎創作獎的第20年,期待有更多創作者響應臺灣文學獎的號召,投入母語書寫、劇本創作的行列,共同以實際行動拓展母語文學的版圖,滋養臺灣文學這片園地,接下來也會更努力擴展得獎作品的能見度。
 
相關語音:
  • 唯一國家級文學獎項「臺灣文學獎創作獎」 鼓勵母語書寫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