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4-03-27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327新聞特寫--工研院攜手四大醫療體系 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加速生醫蓬勃發展
生技醫療產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根據國際市調機構Frost & Sullivan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數位醫療市場規模為4,034億美元,預估2028年將增加到8,508億美元,複合成長率達15.7%,顯示智慧醫療技術的需求快速增加。為了搶佔智慧醫療商機,我國早在2016年的「5+2產業創新政策」就將生醫產業納入重要發展項目,結合資通訊科技的精準醫療也成為臺灣備受期待的未來兆元產業,過去5年來我國創投領域中,健康醫療產業就佔了16.5%。

為了促進國內生醫產業發展,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連結國內北中南四大醫學中心,共同建立臨床試驗的綠色通道;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指出,生醫產業的商品化有別於其他產業,無論要進入哪一個市場,都必須取得相關許可證,而受信任的臨床試驗對於能否順利取證有直接影響,不過生醫新創在推動創新技術和產品時,常常遇到臨床試驗週期過長而承受沉重的資金壓力,為了協助生醫新創公司縮短臨床試驗的流程、降低研發成本,並媒合廠商與合適的醫療資源,工研院在三個多月前提出想法與國內重要醫學中心討論,產官學一拍即合、迅速成立「臨床試驗綠色通道」。

目前加入「臨床試驗綠色通道」的醫學中心,從北到南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以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個個都是國內醫療體系內的龍頭指標,旗下總計11家醫院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的臨床需求,加上工研院生醫所專業團隊輔導,建立高效率且標準化的臨床試驗機制,各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也指派專屬對接窗口,為確保審查流程順利進行,精準回應新創團隊需求,臺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指出,在covid-19疫情過後,醫療服務更加重視與科技產業結合的創新應用,而研發過程的效率更是在市場搶佔先機的關鍵,由工研院帶頭整合,讓醫界和業界少走冤枉路,也讓彼此的合作關係有更多的信任基礎。

工研院多年來致力於創新研發,並進一步透過技術轉移,讓先進技術得以落地應用,是臺灣產業進步的幕後功臣,臺灣醫療器材暨生技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永川表示,工研院在創新技術商品化的部分有豐富的經驗和實力,而臺灣廠商正面臨從醫材代工轉型到智慧醫療的重要階段,透過不同領域專長的團隊合作,才能讓臺灣的生醫產業擴大海外佈局。

生醫產業面對全球化市場、技術創新與法律規範等種種挑戰,進入了風險和機會並存的新局面,結合智慧化、導向個人化的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趨勢。臺灣廠商以優異的資通訊和醫療實力做為基礎,在全球生醫產業版圖,展現出令人期待的潛力,但要延續既有優勢並擴大影響力,絕不是靠生醫廠商或醫療機構單打獨鬥就能實現;產官學合作減少障礙,串連起上中下游產業鏈,用團體戰打世界盃,不僅能讓不同的專業得以共享,並大幅減少不必要的時間和資本支出,也將加速臺灣生醫邁向兆元產業的腳步。
 
相關語音:
  • 0327新聞特寫--工研院攜手四大醫療體系 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加速生醫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