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2-08-10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810新聞特寫--代謝症候群健康隱形殺手 減少腰圍可避免患病
衛生福利部106年到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19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34.6%,而且75歲以上長者盛行率達58.8%。代謝症候群聽起來很空泛,但其實只要有腹部脂肪堆積,三高,腰圍男性超過九十公分,女性腰圍超過八十公分,就有可能是代謝症候群的高風險患者。醫師杜思德表示,研究指出癌症可能是新陳代謝疾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罹患肝癌風險提高2.8倍,大腸直腸癌則為2.3倍,子宮內膜癌約2倍到4倍。甚至與心血管、腦血管、糖尿病、睡眠障礙、失智症有密切關連性,例如,腹部肥胖、中廣身材的代謝症候群患者容易合併三高疾病,這個時候,體內促進發炎因子通過細胞發出信號,會分泌發炎物質,引起全身性的發炎反應。
要判斷是不是代謝症候群,有五個標準,要控制代謝症候群,首先可以嘗試著把五項超過標準的身體指數,降低到三項以下,像是男性降低腰圍到九十公分以下,就是很明顯的驗收方式。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許惠恒董事長表示,運動領域有鐵人3項,今年則鼓勵民眾遠離代謝症候群風險至少3項,成為健康鐵人,因此特別跟健保署及國健署合作,即日起到8月22號,發起「健康鐵人5遠3」網路活動,「健康鐵人5遠3」網路活動共分三關,第一關為簡單九宮格認知測驗,第二關則與健保署合作,邀請民眾到「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代謝症候群專區」填寫腰圍,或挑戰填寫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第三關是邀請民眾到國健署「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學習計算三高疾病風險。邀請民眾定期量測腰圍、血壓,定期抽血,檢驗血脂、血糖等代謝症候群5個指標。
健保署蔡淑鈴副署長說,透過這次的公私協力,健保署在「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建置「代謝症候群專區」,提升民眾對於代謝症候群5指標認知,專區可依5項指標值,評估民眾代謝症候群患病風險,提供必要衛教資訊,還有可以尋求幫助的醫療院所,讓民眾落實日常生活,遠離慢性疾病的風險。
健保署從去年7月1號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今年7月10日收案數已達53,338人,參與院所共計1,773家,參與醫師2,843人。今年也持續編列6.16億元,擴大照護對象,目標找到10萬人,藉由醫病共管,增進病人自我健康管理識能,有效防治慢性病。國健署建議,40歲以上成人每年至少進行1次抽血, 
國健署提供滿40至64歲民眾,每3年有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65歲以上則有每年1次,符合資格者可以多加利用。
相關語音:
  • 代謝症候群健康隱形殺手 減少腰圍可避免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