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3-08-28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828國際瞭望--反擊中國低價傾銷電動車 加拿大宣布10月起加重關稅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8月26日的內閣會議上正式表示,將對中國電動車開徵100%的關稅,也就是讓中國電動車進入加拿大市場時,不得不提高售價;由於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世界各國面臨到中國低價傾銷的問題,加拿大政府藉由提高關稅,以達到遏止傾銷的目的;加國最大港口溫哥華去年處理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數量,比2022年暴增460%來到44,356輛,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公開指稱,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是中國故意以國家主導的政策所導致,而加拿大政府了解到中國並未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新稅率從10月1日生效後,中國的低價電動車在加拿大市場將不再具有價格優勢,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張國城分析,加拿大政府採取關稅手段,背後包含了多重因素及考量。

首先在於目前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相對來講較為緊張,由於中國在亞太地區採取侵略性作為,破壞這個國際上認定的和平、自由現狀,因此電動車關稅事件,一方面也是向中國政府表態施壓,希望中國能夠考慮外交作為,不要採取過度侵略擴張的行動。

其次在於中國推廣電動車的手段是採取大量補貼的政策,因此電動汽車在中國大陸境內普及速度相當快,而政府的價格補貼,讓電動車的售價甚至可能還低於成本,而廠商就是藉由政府補貼來獲利。

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張國城指出,中國當局補貼電動汽車的原因,一方面當然是環保的考量,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快速的讓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能夠在價格上取得優勢,以打垮其他國家所生產製造的電動汽車,形成市場壟斷,一旦市場被壟斷之後,再去提高價格回收成本都相對容易許多;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賠本,中國當局還是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廠提供大量補貼。然而這對其他國家來講,就形成了不公平貿易。

第三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所製造的電動汽車在安全性能上引發疑慮,由於壓低成本生產製造,包括電池品質以及內部設計,都可能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加拿大方面與歐洲採取同樣態度,對於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希望在有更加安全的保證之後,才會逐步放行。
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張國城指出,加拿大採取的加重關稅措施,是國際間對於抗議不公平貿易的常見措施,可能將有更多國家跟進,而這樣的後續效應也許將進一步改變中國電動汽車的生產供應鏈,臺灣相關零組件廠商可能都會受到影響,後續的變化需要持續關注。

在加拿大宣布將加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提出抗議,中國商務部也在27號發表聲明指出,將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做法,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指責加拿大的行為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對產業供應鏈及綠能轉型形成破壞,也嚴重衝擊中加經貿關係,不過中國商務部尚未明確提出相應的報復措施。
 
相關語音:
  • 0828國際瞭望--反擊中國低價傾銷電動車 加拿大宣布10月起加重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