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號伊朗總統萊希率團前往亞塞拜然參加水庫啟用典禮,回程搭乘直升機行經伊朗北部時,因天候不佳、機械故障等因素導致飛機失事,包括總統、外交部長等全數罹難;此事造成伊朗政局及中東情勢相當大的震撼,我們來聽東吳大學教授劉必榮的分析
(這件事情發生後對伊朗的國內外情勢會有甚麼影響呢,外交來講,影響不會太大,因為伊朗現在的情形在中東以哈戰爭爆發後,伊朗的情勢變得非常複雜嚴峻,包括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等都在加強關係,圍堵伊朗,伊朗內部的經濟在國際制裁下也越來越糟,造成政府很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總統失事死亡當然衝擊很大。現在來希去世以後,馬上要改選,改選現在已經第一副總統先暫代總統職務,擬定628改選,來希過去內部有很多敵人,就是自由派覺得他太強硬,保守派覺得他不夠保守,各派角逐,要在這麼短時間內找出誰來補足位子呢,以後經濟不好都得承擔責任,有人會願意補這個位子,補位子以後會對伊朗政局有甚麼影響呢,會不會影響到宗教領袖最後的選舉呢,從外界來看,外交政策不會有太大改變,內部權力鬥爭才是整個故事的重點,結果如何,6月底總統出來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根據西方地緣政治學者表示,西方國家最擔心的就是中國、俄國、伊朗是否成為一個三角關係,形成一個世界島。除了伊朗現在內政問題外,中國與俄國愈走愈近,也因此解釋為何5/16-5/17在第五任期中的普丁首度訪中後,英國等西方國家認為這是持續性的威脅
(這次是在普丁任內第二次訪問中國大陸,強調中俄之間各種合作,簽了一些文件,不過合作並沒有太新的東西,就是強化它們現有的關係,俄羅斯更抓住中國,所以這樣來看,俄中關係走的密切,西方當然就覺得這可能是個潛在威脅,必須加以防範,如果納入伊朗的三角關係,要看伊朗內部怎麼樣的變化,但是外交上不會有太大變化,這是一個三角關係)
最後劉必榮教授談到5/20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林汗申請對以色列與哈瑪斯的逮捕令,分別為哈瑪斯三位領導人,以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國防部長葛朗特,此舉造成國際嘩然
(以色列當然批評,以色列不是成員國,根本拿我們沒辦法,不過將來出國就比較辛苦了,以色列這樣講說,他不會被嚇阻,哈瑪斯也表示非常生氣,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美國拜登就也說整件事情讓人驚訝,無法接受,怎麼可以把以色列跟哈瑪斯擺在同一個等級,布林肯表示,以色列司法程序還在走,國際刑事法院就發出逮捕令是不對的,美國基本上是反對的,英國也反對,他認為對以哈戰爭沒有幫助,不過一些人權律師是贊成的,基本上這件事發生後,當然各國的反應我們還得再觀察,當然不會對戰爭造成馬上的影響,美國共和黨控制眾議院)
劉必榮教授指出,如果真的形成逮捕令,美國是否對國際刑事法院也要加以制裁,最後是否會通過,對中東戰爭又有甚麼新的衝擊,也是我們持續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