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今天的新聞特寫,教育部日前公布111學年各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竟有19所學校註冊率未達6成,因為近年少子化影響,不少學校面臨招生困難,註冊率若未達6成就被視為「淹水線」,招生也會日益困難,也因為少子化衝擊,許多大專院校力求轉型,積極發展特色教學接軌職場,人力銀行與TUN大學網合作「2023企業最愛大學問卷調查」,項目包括「整體表現排行榜」、「公私立大學排行榜」、「公私立技專排行榜」、「區域排行榜」及「18學群排行榜」,針對有選才、用才權力的企業負責人、主管及人資進行抽樣調查,藉以一窺就業市場輪廓。結果顯示在「整體排行榜」中佔據前10名的學校分別是臺灣大學、成功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臺北科技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根據調查指出,如何成為可造之才,企業主認為必須具備五大指標: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調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專業知識的能力及快速學習的能力。~tape
2021年國立交通大學及陽明大學正式合併成為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陳永富指出,如同校徽由兩個學校的經典元素組成,接下來學校將更深入的投入半導體人才培育計畫,積極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tape
(所以我們在明年會成立一個新的叫做半導體工程學系 特別要來培養跟半導體製程有關的人 除了這一個校內調整出要新設的學系之外 我們也跟勞動部來合作培養所謂的中階人才 今年預計一年要培養五百個跨領域 所謂提升質量 這樣一個五百個人才能夠投入到半導體產業 未來因應少子化 我們也會設計所謂的第二學士的二年制學程,來擴大更多的相關人才培養)
同時兼具軟實力及硬實力的拍型人才最能夠受到企業主的青睞,排名第三的台灣科技大學近年來不僅新增半導體產業學分班,有鑑於全球化創新人才短缺,成立在台國際校友會,增進外籍生交流,期望讓優秀人才能夠在台灣產業深耕~tape
(我們其實剛剛也講到說拍型人才是結合所謂的軟實力跟硬實力 可能大家忽略了軟實力跟硬實力兩隻腳 上面那一橫是甚麼 過去我們強調是國際移動力 事實上我們有很多國際學生從國外來到台灣 我們也提供很多交換機會 讓我們本國籍的學生可以到國外 但是我們現在希望把這個國際移動力改為產業橋接力 這個不一樣的地方是 希望我們的學生能深化在我們產業端 他以後在台灣的產業工作 他也要有國際視野到國外去 能夠把國外資源跟台灣資源連結再一起 這才有機會讓產業升級)
黃若薇也強調,對於每一個高中生,究竟要選校還是選系,勢必成為家長與考生最燒腦的抉擇,建議不妨參考學校的註冊率,通常也被視為選校的重要參考指標,如果畢業後要投身科技業,若有四大名校的血統絕對是就職優勢。
以上新聞特寫由朱瑞森製播,謝謝您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