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3-02-16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216新聞特寫--耕莘整形外科攜手口腔外科 共同「人骨拼圖」拼回病患微笑
臉部受到雙手保護,通常不容易骨折,不過新北一名戴小姐,去年7月在新店安康路二段與安豐路交叉路口,因為路口的工地路面溼滑,導致不幸發生車禍,戴小姐人飛出去後下巴直接強力撞擊地面,造成全臉粉碎性骨折,上顎、下顎跟臉部的骨頭斷成十截,整個下巴脫臼、位移,說話都說不出來了,更無法張開嘴巴進食,這段時間只能放置胃管維持營養。新店耕莘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秉侖表示,臉部的骨頭特別的薄,有些地方甚至只有0.1公分的厚度,因此一旦骨折,很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臉骨骨折不但會造成臉部外觀上的變形塌陷,而且只要骨折位置在上下顎,就一定會影響吃東西咬合、講話以及吞嚥的功能,必須靠手術才能治療。因為臉的美觀相當重要,李秉侖將開刀的刀口,巧妙的藏在嘴巴裡面以及眼結膜內,外觀完全沒有任何疤痕,接著將碎骨頭像是『拼圖』一樣,一塊塊放在對的位置,用鈦金屬鋼板固定。
下顎骨折是由口腔外科紀乃齊醫師接棒處理,困難的重點在於,上下排牙齒的咬合必須對在正確的位置上,並且要用鋼絲及橡皮筋,把上下顎綁起來,強迫牙齒對在正確的位置,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等骨頭長好,這樣病患才能正常咀嚼、講話。
術後戴女士的外觀和受傷前完全相同,臉部也沒有任何疤痕,重要的是她能夠正常吃東西講話和張嘴,現在連堅硬的食物如堅果,也都可以咀嚼。雖然是很辛苦的過程,但戴女士表示,跟受傷時相比,現在不管是外觀或是功能都已完全恢復,看不出有受過如此嚴重的大傷,已經感到非常欣慰,非常謝謝李醫師跟紀醫師。
李秉侖指出,嚴重的上下顎骨折脫位術後需要一個月的鋼絲和橡皮筋上下顎固定,不能張嘴,但能用吸管吃半流質的食物,等到一個月後拆除上下顎固定,仍然須要配合1到2個月的復健,練習張嘴和咀嚼,才能讓咬合的功能恢復。
相關語音:
  • 耕莘整形外科攜手口腔外科 共同「人骨拼圖」 拼回病患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