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公布針對全台17所大學進行的性平教育調查結果。調查發現在性平會組成與量能、性平通識課,以及多元性別支持系統三大面向,全數不及格。呼籲教育部全面檢討大專院校性平現況及提出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以落實實質平等。
性平倡議連線指出,儘管性別平等教育法已上路21年,但校園內性別爭議事件仍屢見不鮮,現行制度無法回應多元性別學生需求。tape臺大性平會學生委員邵思宇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有8成學校性平會委員遴選資訊不公開,僅2校公開委員專業背景,10校遴選標準不明;6成缺乏專責人力,平均一人需服務8,000師生。對此,提出委員遴選需透明、承辦人員需專業且充分,以及全面評估各校行政及預算情況提供必要支援等三點訴求。tape
連線成員戴靜茹補充,調查發現超過7成學校未開設足夠性平通識課程,選課名額最多者僅佔學生總數2.4%;近9成學校未提供性別友善宿舍,或缺乏換宿流程與諮商資源。她呼籲教育部須監督學校設置專責窗口,並建立明確機制或指引,改善跨性別學生的住宿壓力。tape
學生團體共同呼籲各校公開遴選資訊與強化專職量能、增設性平通識課、建構多元性別支持系統、改善住宿機制。tape前臺大學生會性別工作坊負責人杜振銘呼籲教育部全面檢討大專院校性平現況及提出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讓性平教育在大學校園可以真正落實。tape
對此,教育部學特司長吳林輝表示,人力屬大學自治範圍,學校多會自行配置人力,教育部補助各校學務創新人力,性平人力可從中調配。吳林輝說,教育部同意性平業務應有專職承辦人,部分學校確實沒有穩定人力,因此也發函,希望優先調配學務創新人力支持,但學務創新人力需學校統籌、應用,可用領域有七大項,學校必須整體視之,若有不足也必須取捨,否則只能自行籌措經費聘僱人力,將盡量鼓勵、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