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聚焦在竹科常見詐騙類型。新竹科學園區從業人員高達17萬人,居民平均年薪連續6年都是位居全國第1、2 名,這也引來詐騙集團的覬覦。竹科人普遍屬於高收入、高知識族群,雖然具有專業知識,但本身常因工作忙碌,導致判斷時間短,加上社交圈較為單純,不擅應對人性騙局,另外竹科人有一定積蓄與閒置資金,多數會藉由投資理財來為資產增值,加上AI科技進步,手段不斷進化取信於民眾,因此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新竹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大隊長李奇勳說:當犯嫌掌握了他們的行為模式、盲點與生活習慣,就可以瞞天過海,常會運用時事熱門話題、搭配新興技術,像是透過AI深偽技術生成出成功人士的片段,引導民眾投資熱門的管道,進行詐騙。透過精準設計詐騙流程來吸引竹科人的目光,常見的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詐騙、專騙賣家的解除分期付款及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
上述提到竹科人常遇到的詐騙手法之一是假投資,而假投資詐騙警方已宣導許久,但詐騙集團還是無孔不入,李奇勳大隊長分享為何竹科人容易受此類詐騙類型吸引,也提到反詐關鍵字,一但出現類似資訊或是話術就要注意是詐騙。
假投資詐騙佔所有詐騙案件3 成之多,個案財損金額也普遍偏高,剛提到竹科人年所得高,可支配資金也多,能夠承受的風險程度高,加上年紀較輕,更勇於冒險嘗試,因此詐騙集團只要假冒名人推薦新興投資管道,再以財富自由包裝,竹科人就可能抱持「衝一波」的心態加入,但卻因此陷入詐騙圈套中。特別提醒聽眾朋友,假投資詐騙之所以讓民眾深陷其中,詐騙集團是透過很長時間博取被害人信任,像是一開始的假投資群組,透過學員間分享去鞏固被害人信心,而非單純只是三言兩語來打動被害人,另外當被害人懷疑時,詐騙集團也懂得以放長線釣大魚方式,大膽交付獲利,讓被害人真的有領到現金,消彌擔憂。假投資常用「免費贈送書籍或名人投資理財課程」、「財富自由」來吸引民眾加入LINE 投資群組,邀請民眾「下載投資APP還有「專員面交收款」的特殊交付手法,這些都是詐騙話術,民眾聽到類似資訊時,就要當心留意。
竹科常見詐騙手法還有專騙賣家的解除分期付款。謊稱買家設定錯誤解除分期付款的詐騙時有所聞,但近來詐騙集團則是調轉方向,將目標鎖定為賣家。近日竹東一名黃姓民眾在臉書販售二手兒童餐椅,假買家透過臉書私訊,表示會先將貨款匯給「台灣宅配通」,待宅配人員到府收件時,會現場將款項匯入賣家帳戶,確認入帳後再將商品交給司機。黃姓民眾依假買家所提供的連結前往操作,卻跳轉至假客服之LINE 帳號。假客服告知報案人因「未通過賣家驗證」,需要配合進行驗證作業。黃姓民眾隨後接獲自稱銀行專員的來電,表示需要進行「金流驗證」,依照指示操作網路銀行,卻是將帳戶內的錢轉出,損失新臺幣1 萬多元。李奇勳大隊長說:此新興詐騙手法與傳統解除分期付款相比,歹徒先以「買家」身分與「賣家」接觸,之後透過層層的話術引導賣家進行「網路銀行轉帳功能測試」,值得注意的是賣家因把自己的訊息公開於網路上,不需透過盜取個資又容易接觸,更容易成為下手詐騙之目標。在此提醒,ATM 及網路銀行沒有任何解除設定或是驗證功能,當對方要求操作ATM 或網路銀行就要提高警覺。
上述不同類型詐騙手法,都是掌握不同族群心理,一步步誘騙上當。除竹科所在的新竹縣市外各縣市也有不同詐騙趨勢,李奇勳大隊長提醒可以多利用「打詐儀錶板」專屬網站了解。並將防詐的知識推廣給周遭親朋好友,形成一個治安防護網,讓彼此都能遠離詐騙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