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署統計國內詐騙案件,歸納6大詐騙手法,包括假網購、解除分期付款詐騙、假投資、假網路交友詐騙、假檢警及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等,針對常見手法加強宣導,並與銀行合作攔阻。 花蓮縣警察局統計,花蓮境內今年1月至6月共阻詐81件,金額達9千1百多萬元,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43件,攔阻金額也增加8千200百多萬元,有效提升詐欺案攔阻率。
今年6月2號1名詹姓女子到銀行欲匯款288萬元,說不清楚匯款用途,行員懷疑可能是詐騙,通報警方到場,詹姓女子才免於受騙,也是今年攔阻單次最大筆金額。花蓮二信總社襄理張文怡分享,攔阻詐騙最重要的是第一線櫃員敏銳觀察力及關懷提問技巧, 察覺有異時立即通報轄區派出所員警到場協助攔詐。金融機構臨櫃人員遇有民眾可能遭遇詐騙而臨櫃匯款,勸阻不成即通報警網支援,花蓮一名51歲婦人前往金融機構匯款50萬元,表明匯錢給表姐做生意,但眼尖的行員卻發現,受款人疑似是男性,擔心婦人被詐騙,找來轄區員警幫忙, 吉安警分局仁里派出所長蔡定哲表示,查看婦人手機,發現有網路投資簡訊。婦人才坦承匯款是要投資基金,但仍堅持匯款,最後找來婦人的女兒協助,並舉出詐騙案例耐心解說,婦人才打消匯款念頭。
家住花蓮縣玉里鎮的66歲高姓婦人在臉書看到一則「高獲利、穩賺不賠」的投資廣告,跟從指示加入通訊軟體Line社群,並下載相關投資app、綁定帳戶。之後參與群組中每日定時有宣稱「投資專家」負責引導下注的「有獎徵答」,2個月內獲利6千元。誘使婦人前往郵局想要匯款投資100萬元,郵局人員勸說高姓婦人不應匯款給陌生人。在郵局人員和員警耐心勸說下,婦人才驚覺被騙。
花蓮一名林姓女子在網路上認識一名自稱是海外醫生的男子。男子遭海關扣留為由,先後要求她匯款3萬及6萬元。林姓女子因為錢不夠,向新城鄉民代表李秋男借錢,李秋男直覺是詐騙,向警方報案,才成功攔阻女子再度匯款。
新城警分局嘉里派出所所長劉祐辰表示,經查詢後,發現男子的帳戶為警示帳戶, 女子這才相信是一場騙局,打消匯款念頭。
花蓮警方積極偵辦為詐騙案件、與金融機構合作打詐以外,也利用各項活動機會強力宣導,提升民眾識詐能力。8月8號父親節,在花蓮市知名的蔥油餅街舉辦『反詐快閃活動』,出動警察大頭娃娃,和反詐宣導隊,和民眾大玩反詐有獎徵答,答對防詐問題,就能獲得「炸蛋蔥油餅」。兩位女大生在現場答對員警的提問,還吃到免費的「炸蛋蔥油餅」,相當開心。T
花蓮縣警局刑警大隊大隊長郭有志表示,犯罪預防觀念每一個節日都不能少,因此,結合花蓮市復興街炸蛋蔥油餅店辦理「此『炸』非比詐,小心有『詐』」宣導快閃活動,與民眾一起防詐,過88節,也藉此將防詐觀念深植人心。花蓮縣警局呼籲,詐騙手法多元,遇有陌生人要求匯款或提供個資,務必小心求證,可撥打165反詐專線或110請求警方協助,全民一起打擊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