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九屆「承功─新秀舞臺」,邀集12個劇團共13位充滿活力的新秀登場,今年首度納入布袋戲與傳統說唱,持續拓展技藝切磋的疆界,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說。
本屆新秀之一,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的黃孝,師承王振全、張春泉、林文彬等名家,在作品《說唱本領:一舉成名》中,將結合相聲、竹板快書與數來寶等說唱經典橋段,在年輕世代口中重現新姿。他現場展現一段竹板快書,介紹這次入選的新秀類型。
策展人張旭南指出,本屆以「青春接棒.舞臺競技」為題,希望傳遞青春無畏、勇往直前的挑戰精神。本屆新秀主體是 35 歲以下的青年,多為嶄新面孔,首次參與劇展的新人比例高達八成。接下來張旭南老師將為大家介紹幾位本屆登台新人。
嘉義長義閣掌中劇團的高鳴緯,作為劇團第四代傳人,在蕭添鎮老師傳授下,推出《水滸傳之天傷星武松》,從靈堂祭兄到殺嫂復仇,透過精緻操偶與傳統後場音樂配合,展現布袋戲獨有的舞臺美學。
歌仔戲部分,來自石惠君戲曲劇坊的黃柔薰,承襲老師石惠君的青衣功夫演出《忠義膽‧寇珠魂》寇珠一角,展現旦角柔美嗓音與細膩身段。
在客家戲領域,由自小浸潤於戲班環境的新秀江宇皓,挑戰《呂布與貂蟬》文武兼備的角色,由客家戲一哥蘇國慶指導下,細膩刻畫了呂布在權謀與情感間的掙扎,展示精湛的腿功與翎子功,還為客家戲注入新世代的風貌。
京劇與豫劇的新秀們,則以流派精神奠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楊蓮英老師,指導武旦陳玉白演出《武松打店》中的孫二娘,以敏捷的身段與快節奏的武戲,呈現旦角靈巧之姿。臺灣豫劇團則推出《戰馬超》,由新秀劉冠廷與邱昭源挑戰演出沙場英雄馬超與張飛,精湛的武打令人目不暇己,展現豫劇渾厚奔放的風格。
從歌仔戲的青衣、苦旦,到客家小生、布袋戲操偶,再到京劇丑角、豫劇英雄與說唱舞臺,每位新秀都在「承功─新秀舞臺」的淬鍊中,逐步定義自己的戲曲語言。10月17號到11月2號將於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及多功能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