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4-08-29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829新聞特寫--立院通過無糖飲料免稅 民團盼推動減糖風潮
國人愛喝飲料,但糖分攝取過多有健康風險,立法院日前通過修法,無添加糖的飲料,以及符合國家標準的純天然果汁、果漿、濃糖果漿、濃縮果汁、純天然蔬菜汁者,免徵15%的貨物稅,修法通過後,有企業也開出第一槍,將部分無糖茶飲調降價格。

立委林月琴指出,糖分攝取過量不僅導致肥胖,更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憂鬱等密切相關,2023年健保支出因糖尿病等代謝疾病,就增加超過133億元,呼籲業者可將省下的稅金投入公共衛生宣導,提醒民眾減糖的重要性,立委郭昱晴也強調,「健康台灣」不僅是國家目標,更是普世價值,無糖飲料免稅能產生雙贏效果,既促進健康,又減輕民眾荷包壓力,英國、墨西哥、南非、美國多州已針對含糖飲料課稅,證明價格政策可有效影響選擇,透過減稅鼓勵選擇無糖飲品,是最溫和也最有效益的做法。

立委王正旭也表示,糖尿病人口已達250萬人,且有年輕化趨勢,這不只是醫療問題,更是國力與壽命的危機,政府不能再對糖的危害視而不見,《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在去年三讀通過後,政府已積極推動健康飲食教育,從校園到社區,期盼讓國人了解到健康飲食的重要,因此也想呼籲國人,如非必要,應儘可能減少糖分、甚至代糖相關成分的攝取,期盼能從國人飲食習慣及消費選擇的轉變,帶動廠商研發與生產的調整,以遠離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病。

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指出,「吃糖就像抽煙」,民眾常以一杯飲料作為獲得快樂的小確幸,但過量攝取糖分會產生健康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甚至增加自殺風險,建議政府初期從糖下手後,後續還可以針對咖啡因、脂肪等提出對策,期待透過嚴格審視配套措施達到教育目的。

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陳佳煌博士指出,現代人從原始山頂洞人吃不飽,發展為經濟社會「吃好、吃巧」,國人健康概念提升,從健康餐盒商店的興起也可見一斑,產品價格是極大誘因,期待廠商透過優惠價格,創造無糖環境。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也呼籲,配合健康台灣政策,呼籲國人應將糖攝取,控制在每日熱量10%以下(約50公克),鼓勵多喝白開水、減少含糖飲品;食藥署指出,目前已推行正面營養標示8年,採用紅綠燈燈號引導健康選擇,業者應確實標示、清楚揭露;經濟部標檢局則指出,無添加糖還缺乏標準定義,將研議訂定國家標準,配合現場製程稽查與事後檢驗,確保執行一致。
相關語音:
  • 立院通過無糖飲料免稅 民團盼推動減糖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