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4-09-12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912新聞特寫--環境部推綠領人才培育 打造淨零轉型關鍵人力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越來越重視,環境部積極推動「綠領人才」政策,希望培養能夠投入環境治理與綠色轉型的專業人力。根據環境部和104人力銀行今年聯合發布的《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今年1到4月,平均每個月就有超過4,000家企業在招募綠領人才,總共釋出近2萬2千個工作機會,創下八年來的新高。環境部表示,綠領人才涵蓋再生能源、環境工程、綠建築、資源回收等領域,期待結合產學資源,促進永續產業發展。

為加速人才培育,環境部與32所大學合作推出「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課程涵蓋「氣候變遷與溫室氣體管理」、「溫室氣體盤查」、「自願減量與額度設計」及「產品碳足跡分析」等四大主題,並對30歲以下在校生提供半額優惠,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身障者可申請全額補助。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845人完成或正在接受訓練,環境部預計今年培育目標為2,400人,明年將提升至3,500人。

然而,政策推行過程中仍面臨挑戰與質疑。部分業界人士指出,現有課程與市場需求可能存在落差,許多綠領職缺 要求 跨領域能力或理工背景,而求職者的學系或學習資源不一定符合條件。此外,企業在實際吸納人才時,也須考量人力培育與專案需求的匹配度,部分青年即便具備證書,也可能遇到職涯定位模糊的問題,若缺乏實務經驗與專案操作能力,青年難以直接勝任綠能工程、碳盤查或能源管理等工作,政策初期的成效可能受到限制。

針對質疑,環境部表示,政策不僅提供課程與認證,也搭建政府、學界與產業間的合作平台,透過產學合作與就業媒合,協助青年更快了解職場需求。環境部強調,未來將持續更新課程內容、增加實務案例,並與企業共同研擬實習計畫,縮短學習與職場間的落差。同時,也會持續整合跨部會資源,確保政策具體落地。

對有志投入環境產業的求職者而言,綠領人才政策提供了起點,但是否能真正找到適合的職涯路徑,仍需觀察政府、學界與企業的持續努力。對新進的人才而言,這不只是證書或課程,而是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也影響著台灣走向淨零轉型的速度與方向。隨著政策逐步推進,青年在求職、實習及專案參與中累積經驗,未來能否形成穩定的綠色職涯生態,也將成為衡量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標。
 
相關語音:
  • 0912新聞特寫--環境部推綠領人才培育 打造淨零轉型關鍵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