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4-09-25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925新聞特寫--人權保障淪口號 民團籲六大改革案加速司法改革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指出,司法改革多年停滯,刑事司法人權遲遲無法落實。他們提出包含延長未成年性侵追訴權時效、修正《刑事訴訟法》及檢討犯罪被害補償金期限等六大訴求,呼籲政府與立法院加速推動,避免改革淪為口號。

司法改革久拖未決,司改會痛批行政與立法部門怠惰,讓刑事司法人權保障長期淪為口號。司改會因而提出六大訴求,首先針對未成年性侵案件,應延長追訴權時效,讓受害者在成年後仍能訴追,並涵蓋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相關犯罪,且適用於尚未完成的案件,才能真正落實保護。司改會董事長黃旭田律師說Tape

其次,修正《刑事訴訟法》,避免羈押濫用並保障辯護權,司改會常務董事林俊宏指出,司改會徵詢專家、律師及學者後,就偵查人權保障、被告辯護權、科技偵查、司法文書翻譯及刑事鑑定制度五大方向提出修法建議與民間版條文,盼解決程序爭議、保障被告人權。至於羈押制度,民間版改革提案正研擬中,完成後將對外公布。Tape

再者,司改會認為應檢討犯罪被害補償金期限。常務董事林永頌指出,《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亟需再次修正,其一,對經檢察官起訴的案件,補償請求期限應放寬;其二,過去因時效限制而遭拒補償的被害人,應立法增設補救措施,以避免權益受損。Tape

司改會監察人施泓成指出,重大案件中偵查資訊外流屢見不鮮,柯文哲案更凸顯偵查不公開形同虛設,嚴重侵害人權與司法信賴。司改會已提出五大方向,其中首要是建立發言制度。Tape另外,還應設立第三方調查機制、推定外洩責任、追究首長監督責任,並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呼籲政府切實落實偵查不公開。

除了上述訴求,民團並提出應追究檢警洩密責任,防止媒體審判;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積極預防國家及警察暴力;設立「國家司法科學委員會」,補強司法鑑定專業、改善制度缺失。民團強調,司法改革不應再空轉,呼籲政府與立院立即行動,以立法落實人權保障。
相關語音:
  • 0925新聞特寫--人權保障淪口號 民團籲六大改革案加速司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