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人曹開,以278首「數學詩」著稱,他在1949年就讀臺中師範學校美術類組時,被懷疑牽涉中共地下學委會組織被捕入監,1951年到1959年轉至綠島服刑,在獄中開始鑽研創作現代詩。曹開巧妙運用數學語彙,記錄獄中生活或對政治不公的控訴,也抒發對生命的哲思,以及心中對美好世界的想望,曾獲「鹽分地帶文藝營」文學獎新詩首獎,1997年因高血壓導致腦溢血辭世,享年69歲,代表作包含〈零與圓的對白〉、〈小數點之歌〉、〈括弧〉等,今年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合作推出繪本《對白》,由青年創作者展開一場跨世代的自由對話。
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說,《對白》以受難者曹開前輩的詩作為核心,結合精緻的紙藝設計,每一個翻頁、每一個紙藝結構的展開,都像是歷史記憶的層層揭露。曹開前輩在最艱難的歲月裡,仍然堅持創作,並在創作之中運用數學來轉化他對生命、未來的想像和省思。而從〈小數點台灣〉詩作可看出他對台灣的情懷、關懷與期待。而這種對創作的執著、對生命的洞察,在在都是臺灣人權精神最珍貴的體現。
人權館從2019年開辦「畫話:一座島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創作培育工作坊,陪伴創作者將臺灣的人權歷史,轉化為具可讀性、親近讀者的繪本。《對白》是第一本採用立體書結構 ,創作者黃子彥分享他們如何運用幾何造型、紙雕技法,以及曹開的筆名「小數點」作為象徵,向受難前輩致敬。共同創作者于佳琳則分享自己在工作坊的學習體驗,課程包含聆聽受難者前輩的口述歷史;參訪新店安康招待所、六張犁公墓等不義遺址;學習判讀自白書、判決書史料等,她直呼希望唸書時學校就有教。
新書發表會上,曹開的夫人曹羅喜女士與三女兒曹貴理女士一同出席,情緒相當激動。曹貴理女士也回應觀眾提問,揭開父親曹開創作的真實樣貌。她表示,父親在關押受難的十年,已經有詩作的發想,只是當時為了避免被構陷,只記在腦中,直到生活好轉後才開始慢慢寫詩。父親會將寫好的詩藏在保險箱、床底等各地方,鎖在房間裡,只怕下一代捲入各種是非。家裡除了媽媽,沒有人知道父親在寫詩。解嚴後,母親鼓勵父親參加比賽,並幫忙報名。因為這樣的契機,如今大眾才能認識到曹開前輩的豐富作品。
人權館表示,「人權教育繪本」邁入第六屆,已選出63組作品,並已出版7本,預計明年底前還將出版6到8本。洪世芳館長認為,出版人權教育繪本是重要的基礎扎根工作,期待更多年輕世代從中理解臺灣的人權歷史、保存歷史記憶,共同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