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4-04-30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0430新聞特寫--第31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得獎回顧 臺灣最美風景是人
文化部每年舉辦全國績優文化志工獎,表揚在文化部及所屬機關、學校、法人或經政府立案單位,志願參與文化業務服務、推展文化藝術的個人或團體。只要連續服務3年以上,服務時數累計達1,500小時以上,經運用單位考核有具體績效,就能推薦表揚。

第31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獎,由來自全臺各地文化單位推薦的志工角逐,最終評選出10位金質獎、20位銀質獎、50位銅質獎及5組團隊獎。文化部指出,每一位得獎者都是臺灣文化的守護者,讓未來的世代得以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服務於國立國父紀念館的金質獎得獎者趙惠秋,志工生涯30年來致力推廣國際服務,曾參與菲律賓、阿布達比等志工活動,結交各地的好友,展現臺灣外交軟實力。服務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的陳芳蘭,則認為當志工最大的動力是自我成長、得到參訪民眾的肯定,並認識一群假日能一起出外踏青的志工家人。李勝光是新竹市文化局志工隊的一員,被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館長涂淑敏稱為是最佳的救火隊,他認為當文化志工,讓他學會如何欣賞這個世界。

榮獲團隊獎的花蓮縣文化局文化志工服務隊,在花蓮大地震後用一個禮拜的時間整理了20萬冊的書籍,協助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書屋撤離,展現志工眾志成城的凝聚力。隊長江永郎感謝所有志工夥伴的投入。

文化部長李遠說,在擔任文化部長前,他擔任了18年的志工,從在幼稚園講故事、擔任影視音實驗學校校長、發起千里步道計畫,甚至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等都是無給職志工的角色,所以最能理解志工的「歡喜做、甘願受」的心情。李遠表示,「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而「志工中最美麗的是文化志工」。全國績優文化志工獎評審委員柴松林則指出,相對於上對下的「頒獎」,「表揚」展現的是運用單位對志工的感謝,幫助政府服務人民、提高在國際的地位,並建立一個有文化、願意為旁人付出的社會,進而讓臺灣成為「志工大國」。

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113年,臺灣有111多萬名志工,其中以分布在公共衛生及醫療院所的衛福類志工最多,接著為教育、環境及文化等類型,女性約占全體志工人數7成,而志工當中超過半數是55歲以上人口,113年全體志工服務時數達1億多個小時,相當於提供4.8萬名專職人力的服務,對於提升社會、社區及家庭各面向社福資源,具有相當助益,也幫助社會經驗傳承與創造人際網絡連結。114年全國志願服務獎勵及績優文化志工獎啟動在即,歡迎各位志工關注最新資訊。
相關語音:
  • 0430新聞特寫--第31屆全國績優文化志工得獎回顧 臺灣最美風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