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非常多的國際會議值得關注,首先是東協在上周二到四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了峰會,以及相關夥伴國首腦會議,不過東吳大學劉必榮教授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沒有出席,讓印尼感到挫折,主要原因是中國標準地圖造成的南海爭議,以及緬甸問題,來聽聽劉必榮教授的分析~TAPE
(東協開會之前,中國大陸公布了2023年版中國標準地圖,中國標準地圖,以前是九段,現在變十段,南海領土爭議國家就跳腳,當然希望在東協會議上跟中國表示抗議,但是後來發現相關會議上面,並沒有特別針對這個問題點名中國,東協沒有提到南海跟中國新版地圖的劃界爭議,東協的峰會是強調說,要尊重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也就是說南海問題上,東協並沒有團結一致譴責中國,所以形成不痛不癢的尊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班來講就是,東協內部有分裂,中間可能還有一些拉扯
緬甸問題就是三個國家共同希望能夠來想辦法跟緬甸對話,緬甸軍政府也不太理東協,他說他自有其他方法,他跟中國印度泰國舉行會議,討論國防合作和貿易,以及許多雙邊項目,也就是說緬甸用另外一個會議,來提升它的正當性,這樣的情況下,緬甸軍政府明顯的就不會太按照東協的方案,或是五點共識來妥協、象徵性的並沒有積極對話,還政於民的選舉,所以緬甸問題很明顯還會繼續困擾著東協)
接著劉必榮教授談到美國總統拜登的越南行~TAPE
(美國是想提升跟越南的關係到最高級別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半導體跟國防工業合作,同時當然還包括各種能源開發等等,這次跟拜登一起去的還有很多的高科技主管,比如說英特爾,格羅風德,google,艾克爾,美滿,等等,這些去當然提升美國越南的半導體合作,讓越南成為美國的外包中心
但是越南也很清楚,在中國美國俄羅斯之間維持平衡,這是越南外交上的特色,維持平衡,但是你也反過來可以看的出來,這是他地理位置,地緣政治讓他有這樣的外交底氣,所以可以看到美國跟越南關係,美國最近拉的東南亞國家,還有菲律賓,進行軍事演習,強化跟菲的關係,這可以看到美國在東南亞的布局)
最後劉必榮教授談到20大工業國峰會,這次G20的主場在印度~TAPE
(印度這次也宣布非洲聯盟成為G20的團體成員,他又擴充它的成員,跟歐盟一樣,但是我們就看到這次G20的這些本來就因為俄烏戰爭,內部有點分裂,這次很明顯地也是,因為在莫迪跟俄羅斯的關係不錯,也都是所謂金磚國家,雖然莫迪是跨美國印泰斯,印度是美國印太安全對話夥伴,可是跟俄羅斯關係也不錯,所以這次沒有譴責俄國侵略烏克蘭,只說到烏克蘭的戰爭
但是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G20是印度的主場,習近平這次卻沒有參加,派李強過去,,我想中國大陸內部可能也會檢討,到底習近平沒有參加對或不會,習近平可能是覺得他沒有辦法在G20上面主導,就不參加了)
即使在場外拜登跟莫迪、歐盟主席及沙國王儲共同簽署了備忘錄,甚至建立跨越連結兩大洲不同文明的綠色數位橋梁,但劉必榮教授認為中東那邊各國問題,內部衝突本來就大,所以要真的透過一個宣言,來連結印度中東以致地中海,實際做起來困難重重,但旺盛的企圖心仍然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