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全國美術展現正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盛大展出,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大家常說,一個國家的靈魂是藝術文化,而美術就是這個靈魂裡最重要之一。」李遠參觀展覽發現,年輕創作者利用多元媒材,甚至將周遭的壁癌、流浪者的推車等都變成作品,以微觀的心情,轉化看似平凡而無趣的生活。
李遠表示,文創產業的許多源頭都是美術,期許得獎者可與更多其他產業,例如電影、動畫、繪本等創作者交流,也勇敢跨域爭取相關計畫補助,讓自己的藝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全國美術展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日治時期的臺灣美術展覽會,著名的「臺展三少年」:林玉山、陳進、郭雪湖,開啟了臺灣新美術運動的序幕。1946年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在楊三郎與郭雪湖的建議下,籌辦第一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之後60年,成為臺灣規模最大的美術展覽會,2011年「全國美術展」在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動下重新開辦,滋養無數創作人才,也是全國美術類別最多,並且唯一設有膠彩類的美術競賽。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說,第15屆全國美術展共徵集近千件作品,分為11大類,最終選出100件得獎作品,包括32件金銀銅牌和68件入選作品。期望透過全國美展促進藝術家創作實踐與交流,並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無論得獎與否,鼓勵所有藝術家都能持續在創作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以作品「白晝停格的第五樂章」榮獲版畫類金牌獎的藝術家楊振華,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他表示,作品的尺寸跟風格並非最重要的,關鍵永遠是誠實地相信自己,這樣才能打動別人。他希望所有創作者在這條孤獨的路上,都可以自在創作,勇敢表達自己。
評審委員蘇憲法認為,本屆得獎作品無論在創作議題、媒材運用、風格技法上都各具特色,為傳統技法注入新的語彙,融合在地人文及多元文化,深刻關注生活周遭事物,充分展現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豐沛的創意能量。除了100件得獎作品,「全國美術展」也邀請了水墨、書法、篆刻、膠彩、版畫等六位藝術家,提供不同風格創作,共襄盛舉參與展出。
即日起到10月12號,「114年全國美術展」就在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邀請大家把握機會一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