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球資訊網

:::

新聞特寫

發布日期:113-11-13

發布單位:警察廣播電臺新聞科

1113國際瞭望--川普2.0時代 內閣大搬風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川普強勢回歸。各國關注美國對臺政策是否轉變,因為川普競選期間曾多次揚言,要臺灣及其他盟友多交保護費。英國金融時報11月11日引述消息報導,臺灣已考慮向美國提出150億元的軍事採購,折合臺幣約4,800多億元,是拜登時期通過的對臺軍售案總價2倍。總統府對此尚未證實,那麼專家學者如何看待?請聽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的分析。

劉必榮教授指出,許多專家認為報導內容不見得為真。第一,因為美國可能不會賣。第二,臺灣考量到目前戰略規劃改變,可能也不會買。第三,臺灣面對大陸須採取不對稱作戰,這麼多大型武器,其實不符合以小博大的戰略原則。但這個報導表示,國際上都關心臺灣會遭遇什麼衝擊、臺灣會遞出什麼樣的投名狀。

隨著川普陸續延攬內閣成員,新內閣名單既年輕又作風強硬,讓外界認為川普是在為2028大選鋪路。而曾是川普第一任期的前國務卿龐佩歐,川普直接在社群平台表示,感謝他曾經的服務,但無意再度與他共事。劉必榮教授分析可能原因如下。
龐佩歐去年曾有意在共和黨內部角逐總統提名,但後來宣布退出競選。這對川普而言,可能在忠誠度上有了瑕疵。也有評論分析,主張抗中保台的龐佩歐沒有入閣,或許表示川普抗中保台的政策有所改變,川普可能想跟中國做某種程度的談判或者交易。

除了臺灣,川普的當選對北韓、俄羅斯、以色列等國際政局都將產生影響,有評論表示,大選落幕後,美國政治的不確定性告一段落,但是政策的不確定性升高,因為川普是一個不可預測的人。在明年1月20號川普上任之前,各國都開始預作布局。

最後將焦點轉向日本,11月11日日本首相指名選舉第二輪結果出爐,石破茂以221票比160票,贏過野田佳彥,連任成為日本第103任首相。但這次選舉是日本歷史少見進入第二回合的投票。各界普遍認為,石破茂上任後亟需大刀闊斧推動改革。

石破茂當選以後立刻先出國參加APEC、G20,回國後要通過2024補充預算案,他已經馬上提出一項10兆日元,差不多650億美元的計劃,以振興晶片跟AI產業,另外,他也表示要完成政治資金收支報告書資料庫,證明改革的決心。石破茂這一任內閣能不能走得平穩,我們慢慢觀察。
 
相關語音:
  • 川普2.0時代 內閣大搬風